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媒介宝库栏目--->媒体杂谈-->详细内容
中国都市类报纸地域特色与融合(3)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2-8-26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指标3:人才构成
一个媒体发达的都市对全国五湖四海的人才吸引力是巨大的,更由于广东开放的媒体风气以及适宜的气候环境,在南下风潮的余威之下,很多流动的媒体从业人员汇集于此。使广东报业避免了地域特色过于浓郁,不至于在一个文化圈子里兜转,固步自封。广东报纸颇有一种兼容并包的风格,并不重视从业人员的学历,背景出身也很少考虑,最主要的要有能力。可以说,广东报纸的从业准入门槛较低,但这不妨碍他们在各自的报纸发挥出色。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龚晓跃,这位《南方体育》的主编才高中学历,当过兵,24岁下广州发展,30岁便成为一家新锐报纸的主编。
在外来人才之中,省外名校的毕业生是不小的力量。广东的报业集团每年都北上招募大批名校的应届毕业生。在人才的梯队建设上年龄结构较低。南方报业集团的子报主编非常年轻,比如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主编沈灏32岁、《南方都市报》主编程益中33岁。
人才的文学气质在这里非常受到重视,写手的个人作用由于舞台的存在而得到重视和发挥。《南方都市报》在1998年率先推出每日的专栏,让一个写手可以持续写作一年左右之久。从而推出了沈宏非、王小山、子非鱼等著名专栏作家。在整个集团内部,有文学才华的人受到重视。这种为写手提供平台的做法使报社增强了个性色彩,在注重个性的时代受到读者的欢迎。
而北京做为全国文化的中心,自然汇聚了各方人才。由于众多高校在这里,学历的重视程度很高。新闻的从业门槛较高。研究生学历占到新闻从业人员的30%。北京报业人才的学术气质比较浓厚,理论对他们的熏陶大到宏观战略,小到新闻导语如何写作。理论先行,是这里的一个显著特点。
在多年的媒体运作积淀之下,从业人员的经验丰富,年龄结构却偏大,在都市类报纸中,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,因为影响到了锐气、体力和革新需求。
除了业务能力要求,政治气质与大局感在北京尤为被看重,这与北京地区的政治敏感性有关,也和报纸内容多为国计民生大事有关。
沪宁杭地区则多是本地新闻人才的自产自销,由于这个地区媒体在吸收从业人员一贯以来设置的一些壁垒,使外来人员的进入比较困难。而由于近亲繁殖和报纸的固步自封,该地区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也日益减弱,从而走进一个有点恶性循环的圈子。
而江南人氏的聪明,却可以使他们陷入不费力气的不思进取之中。精明优雅是他们的特点,但缺少了革新的气质。
指标4:版式风格
广东地区的报纸,风格比较新鲜热辣。比如《广州日报》利用其在亚洲数一数二的印刷机器,印出清晰程度极高的报纸。标题多为楷体,比较清秀。
而《南方都市报》借鉴国外的小报版式。在头版多采用一张图片和标题导读,具有较强冲击力和较高信息含量。借鉴《纽约时报》的方式,报纸分为4叠以上,每一叠分别为时政、财经、娱乐、楼市等,有独立报头,这样方便阅读,也增加了报纸的品牌价值。同时每一叠的封面精心运作,形成杂志式效果。这纷纷为全国多家都市报效仿,北京的《京华时报》更是几乎完全照搬其风格,在北京也广受欢迎。
北京的“北青风格”曾经风行一时,大标题大图片风格轰动一时,但内容过空,小题大做,为后来的衰落埋下伏笔。后来改成瘦报,企图模仿国际流行,但也难挽颓势。
上海的新民风格曾经是全国报纸争相效仿的对象,全国400多家晚报无不学它这种小眉小角,不留空隙的特点。但在“读图时代”来临以及媒体炒作越来越甚的倾向之下,这种小气的风格显然不能跟上时代的需求,如同诗意田园与喧嚣商业社会的格格不入。
南京扬子风格是沪宁杭地区小报的典型风格,在封面甚至有大量篇幅留给小块的广告,显得支离破碎。而在内页,由于编排的局促以及零碎,有一种淤积的气在版面无法发散。
杭州《都市快报》、《青年时报》等报纸则走出了另外的清新风格。这两家报纸采用狭长版式。版面流畅清新,留白较多,在线条运用上也别出心裁。《都市快报》的版式总监王道坤和周一萍更是被《南方周末》赏识而聘走。